当前位置:首页 > 装修指南 > 六角恐龙:绝迹★2200万年,如今化石仍能证明它们的存在

六角恐龙:绝迹★2200万年,如今化石仍能证明它们的存在

来源:杨讯装修网

中国恐龙的后裔不容易找到。汇聚北美、亚洲和欧洲的专家曾经愤怒批评《侏罗纪公园》,因为这种有孔牙齿的、善于适应环境的生物在这个电影里被麻烦制造了出来。如果你想寻找某个来自中国远古世界的神秘生物,你可能会在六角恐龙身上找到暗示。这种由角质覆盖的鼻子,使六角恐龙无需沿着地面寻找食物或追赶敌人,而是可以平行于地面行动,这在牠们的生态角色中有重要的意义。

六角恐龙(或称其为六角龙),是一种已灭绝的杂食性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距今大约两百两千万年。名称源自于其相当显眼的六角鼻子,或称“六角龙”,因为它能够像犀牛的角一样,用在助力它寻找食物以及和敌人对抗。

中国各地山脉中都有关于六角恐龙的化石发现。这台化石是基于横断山脉和晶凤山的发现展示出来的。最初他们在云南省西北部的钦大谷溪发现了六角恐龙化石,这里距离当今中国的首都北京有2,000英里。由于这些生物的特征和习惯与目前的动物世界不同,无人知道它们是否与恐龙有联系,或者是否有其他形式的遗传进化。

最初六角恐龙是由美国恐龙化石商人佩德森(Edwin H. Colbert)于1955年发现的。之后的发现表明,六角恐龙曾经是一种生活在当时中国大陆上的食草恐龙,其化石颇为罕见。正如这种模型所表现的那样,六角恐龙是一种相对较小的恐龙,其长度为15英尺,重量仅为250磅,它可能与翼龙、小型肉食性恐龙和其他生物——有可能是鸟类——共同栖息于该物种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