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电视曾经是市场上的热门产品,但近年来逐渐被淘汰。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 技术路线战略失误:松下在显示技术领域押注等离子技术,错失了液晶电视的黄金发展期。尽管2003年推出的等离子电视VIERA曾风光无限,但液晶技术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后,松下的等离子技术因成本高、产业链不完整而失去竞争力。
2. 中韩品牌的全面冲击:中韩企业(如三星、LG、海信等)凭借产业链整合能力、成本控制优势和技术创新,迅速占领全球市场。中国品牌在高端显示技术(如8K、Mini LED)和人工智能功能整合上的投入,进一步挤压了松下的生存空间。
3. 市场需求结构性变化:全球电视机市场整体萎缩,2022年出货量同比下降6.3%,创十年新低。消费者偏好转向智能电视、超高清显示和互联网生态整合,而松下的传统硬件制造模式难以适应这种快速迭代。
4. 企业战略转型需求:松下自2010年起持续推进业务重组,目标是从低利润的消费电子转向高附加值领域。2025年的改革计划明确将电视业务列为问题事业,因其投资回报率低于集团平均水平且增长乏力。
5. 历史遗留问题与持续亏损:松下电视业务自2010年后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等离子技术的高额沉没成本(如工厂投资)和液晶面板业务退出(2016年终止电视面板生产)加剧了财务压力。
等离子电视的淘汰主要是由于技术路线失误、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变化、企业战略转型以及持续亏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