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电池,也称为背接触电池,是一种光伏电池。其核心特点是将PN结和金属接触面都设于太阳电池背面,电池片正面采用SiNx/SiOx双层减反钝化薄膜,没有金属电极遮挡,最大限度地利用入射光,减少光学损失,带来更多有效发电面积,拥有高转换效率,且外观上更加美观。
BC电池不是指具体某一种电池,而是通用的平台型技术。它可以和PREC、TOPCon、HJT等工艺相结合,从而突破单一技术路线的效率瓶颈,实现效率突破。根据制造工艺和技术特点分类,BC电池主要包括IBC、HBC、TBC、HPBC、ABC等电池。
近年来,随着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政府对BC电池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光伏电池及组件等行业的健康发展。2022年1月,工信部等部门出台的《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明确提出,要提升光伏行业发展水平,推进智能光伏产业链技术创新。
BC电池技术量产效率有望做到27.5%乃至28%以上,是目前最为接近晶硅电池理论效率极限29.56%的技术。现阶段,BC电池的生产工序更多、工艺相对复杂,需要更高的设备投资和更严格的生产控制,导致其生产成本相对要高于TOPCon电池。
隆基绿能预计2025年BC市占率10%以上。隆基绿能近一个月以来动作“马不停蹄”:继上月宣布拟投资建设铜川年产12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后,日前公司再次发布基于HPBC电池产品Hi-MO X6。该产品的目标市场依然清晰指向分布式场景,并通过短边边框和组件玻璃等设计提升防积灰能力,降低发电损耗。
华能BC组件中标均价相比TOPcon溢价0.138元/W。11日华能15GW组件集采中标候选人公布,1GW的BC标段均价为0.845元/W,比TOPcon均价高0.138元/W。BC电池单位面积功率高5%。根据隆基官方数据,BC电池效率26.5%,组件效率24.43%。
BC电池产业布局以隆基、爱旭、中环为主,预计到25年底隆基BC产能70GW,爱旭35GW,其他晶科、通威、钧达均有BC中试线,且有BC相关布局计划。成本方面,目前成本较TOPcon高两分,若导入铜或铝贱金属技术,成本比TOPcon低2分。
BC电池技术在光伏行业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有望在光伏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