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购买房屋,不论是作为住宅还是投资。而在房屋购买中,公摊面积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那么,什么是公摊面积?公摊面积怎么算?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公摊面积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是指全体业主共同享有的建筑面积部分。在新房交房时,开发商会在销售合同中对公摊面积进行说明,并约定每套住宅应承担的公摊面积。通常公摊面积包括不限于以下几个部分:
- 楼梯间面积
- 电梯间面积
- 通道面积
- 地下室面积
- 其他公共设施面积(例如垃圾桶房等)
公摊面积怎么算?
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按建筑面积计算法”和“按功能面积计算法”两种。目前国内的一般按建筑面积计算法进行计算。按建筑面积计算的公式为:
楼层公摊面积=建筑面积×系数
其中,系数是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来计算的,因不同城市、不同开发商的规定而异。但是,国家出台的《住宅设计标准》规定楼层公摊面积不得超过建筑面积的15%。
公摊面积的作用
公摊面积虽然是全体业主共同享有的部分,但并不是每个业主都需要承担完全相同的公摊面积。因此,在购房时,购房者应当仔细核对购房合同中的公摊面积,并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向开发商申请减免。或者,在验收房屋时,对于设施不齐全、空间位置不佳、面积大小不合适等问题,业主可以提出异议,希望开发商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