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民间历法正式采用的是农历,而西方则采用阳历。但是不少人都认为农历就是阴历,阳历就是公历,那么农历与阴历到底是不是一个概念呢?
实际上,农历和阴历并不是同一个概念。阴历是根据月相变化来计算时间的一种历法,而农历则是以农时节气为基础的历法。农历的“农”二字就是指“农时”,也就是因时而变的时间单位。农历的一个月份不是固定的30或31天,而是以农时来计算。例如,农历四月,指的是从立春到谷雨这段时间,这个时期内有一个梅雨季节和一个清明节,所以一个月不一定是30或31天。
为了能够让人们更好地掌握农时,我国古代出现了农历这种历法。农历的一个月份,比如说正月、二月等,是以太阳进入黄经为标志的。太阳一旦进入黄经,那么这个月就开始了,到下一个太阳进入黄经的时候,这个月份就结束了。但由于农历是以农时为基础的,所以一年的长度与阳历的一年是不同的。农历的一年平均为354.3672天,比阳历短约11天左右。
农历和阴历虽然都是在中国使用的历法,但是它们并不等同。阴历是根据月相变化来计算时间的一种历法,而农历则是以农时节气为基础的历法。希望能够通过本文为大家澄清这个问题,让大家对于历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