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剪纸作为陕西省安塞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瑰宝”,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陕北剪纸形成于汉代,至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剪纸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多样。其创作题材广泛涵盖了神话、传说、自然景观、动植物、人物、器物等多个领域,包括大雁、麒麟、野猪、鲤鱼、燕子等各种吉祥物,其精湛绝伦的剪纸技艺也是非常难得一见。
陕北剪纸除了在创作题材上独具特色外,在工艺表现方面也别具匠心,其工艺包含“选材、设计、画样、剪纸、评剪、收藏”六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非常讲究。陕北剪纸以手工制作为主,手工制作的每一张陕北剪纸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剪纸过程中,工匠需要先确定设计和画样,再通过剪纸将图案完美地呈现眼前。在画样和剪纸之间,还需要严格评剪,评剪成了工匠技艺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