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天干地支纪年是中国传统历法的一种表记方式,也称“干支纪年”或“甲子纪年”,汉族历法的精华部分,这个可以追溯到商末周初的同时期。同时,天干地支的起始日期又在民间广泛“应用”。
每个年份用六十种不同的组合表示:十天干,十二地支。 如:甲子、乙丑、丙寅等,不断循环六十个年头。按照规律向前,甲子接着就是乙丑、丙寅,而不会是甲亥。
据说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循环一遍后,又从“甲子”重新开始循环,“甲子”每隔六十年回出现一次,这就是天干地支纪年的由来。
人们常用天干地支年来纪念人生中的各种重要节日及纪念日,也常用来预测个人的运势,性格等。实际上天干地支纪年,它早在古代就已经与命理、占卜、风水有关。所以说天干地支不仅仅是一个历法纪年的表示方式,它更有深远的文化历史内涵,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它的项目外推或许会激发更广泛的文化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