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装修资讯 > 商品房公摊面积计算方法及相关规定

商品房公摊面积计算方法及相关规定

来源:杨讯装修网

商品房公摊面积是指在一个楼盘内,需要由所有业主共同使用或者享有的建筑面积,如楼梯间、电梯间、过道等。公摊面积由开发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配,并计入房屋总面积中。在购房时,业主应当根据公摊面积的比例缴纳相应的公摊费用。

根据《物权法》等相关规定,开发商应当依据国家标准和地方有关规定,按比例将公共附属设施的建筑面积分摊到各个业主的房屋建筑面积上,以确定其产权份额,同时则对各业主的房屋建筑面积进行建筑面积测量,并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写明。

业主购买的物业面积分为建筑面积和公摊面积,两者之和即为房屋总面积。在计算房贷时,银行按照房屋总面积进行比例分配,贷款利率和月供等相关费用按照房屋总价格进行计算。

目前,各地对于公摊面积的计算标准不尽相同。一般认为,市区的新房公摊面积为建筑面积的15%到25%之间,而郊区的新房公摊面积则高于市区,达到了30%左右。此外,一些小区的公摊面积在规划设计时就已经确定,而开发商也不可以随意调整比例。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业主对于公摊面积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作为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一定要仔细了解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以确保自己的权益不会受到侵害。